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旅游美食 > 正文
    购物车
    0

    红秃头面粉

    信息发布者:yinhua
    2017-06-02 23:25:43   转载

    首页图.jpg

    红秃头的研究

    专家们参照国家标准对谷物中基本成分的测定方法,对红秃头小麦基本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红秃头小麦水分含量约为10.64%,蛋白质含量为14.82%。通过与其他小麦品种相比,其蛋白质、脂肪、灰分、维生素AB1B2和维生素E含量均高于普通小麦,其中蛋白质含量增加9.78%,脂肪含量增加8%,灰分含量增加7.06%,维生素AB1B2和维生素E含量增加14.06%32.68%13.34%4.2%7.25%。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素含量低于普通小麦。

    据刘晓风教授介绍,小麦脂肪酸及其含量是影响全麦粉营养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小麦胚是小麦营养的灵魂所在,其所含的脂肪约有80%为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约占其中50%以上。测试显示,红秃头小麦中棕榈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上高于黑色小麦,在硬脂酸、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上显著高于普通小麦,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9.3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0.66%。众所周知,亚油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必需脂肪酸之一,对调节人体内电解质平衡、调节血压、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病具有重要作用。另外,红秃头小麦富含11种矿质元素,大量元素群有镁、磷、钙和钾,微量元素群有铁、锌、锰和硒。红秃头小麦铁和硒在含量上明显高于普通品种的小麦,属于富硒类产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甘肃武威红秃头小麦的种植地位于河西走廊,北纬37°,是植物生长的黄金带,世界上最好的农作物都分布在这条线上,无霜期、降雨量、日照、湿度,成就了这个维度的神奇。“这条纬度带有着顶级的水稻产区,如日本新泻;并且汇聚着众多世界一流的葡萄酒酿造区,如法国波尔多;而且还是世界顶级橄榄油的黄金产区,如安达卢西亚;以及中国古老麦种生长地,甘肃武威红秃头小麦。”刘晓风表示,特有的环境条件使红秃头小麦愈显稀缺。

     

    红秃头.jpg

    红秃头的乡情文章 

    红秃头,一个诗意的小麦的名字。

    麦子熟了的时候,麦秆红了,叶子红了,麦穗红了,就连麦粒,也透着浓浓的褐红色。一般的麦子,都有长长的芒刺,但红秃头的麦穗,都是光秃秃的,无芒无刺,如秃顶的和尚。老人们都说,红秃头的脸,是被太阳晒红的。但我更喜欢小时候山里娃们的理由:孙猴子是石头缝里生出来的,红秃头也是石头缝里长出来的,所以,它们的脸都是红的。

        红秃头的确是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它只生长于甘肃古浪南部干旱山区的砂地上。江南水乡,长不出红秃头;东北黑土地,长不出红秃头;岭南红土地,长不出红秃头;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亦长不出红秃头。“天下红秃头,唯独古浪有”。这块地方,仅指腾格里大沙漠的南缘,古浪西靖的大山旱塬。这里人烟稀少,干旱少雨,唯一独特而不缺的,是连绵的旱塬砂地,和充足的阳光。这样的地方,原本是不长庄稼,不见树木,甚至连鸟儿都很少光顾的。但红秃头小麦偏偏生存适应了这一方水土,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山里人。

    红秃头极其抗旱,并不是说不要一点儿雨水的滋润。红秃头亦需要雨水,但旱塬上的雨,由天不由人。极旱了,咋办呢?智慧的古浪人,摸着了红秃头的脾性和老天爷的无情,就开始往旱塬上铺砂了。近处找不到丑陋的砂石,就到几公里外找。人背驴拉,独轮车推,一趟一趟,一亩一亩,一代一代,如蚂蚁啃骨头似地,艰难地行走于厚实的旱塬上。铺完砂,再把牛套上,翻犁一遍,晒一个冬天,来年开春就能种了。

    小时候,我不理解,本来就十年九旱,鸟不屙屎,靠天吃饭之地,还要往旱地上铺砂,这不是往土地爷的伤口上撒盐嘛。后来,我才懂了庄稼人,懂了阳极则生阴、旱极则生津、金能生水的道理。砂石能生津,吸露,保墒。而且,那些越是长的丑陋的,其貌不扬的,奇形怪状的扁石、尖石、丑石、陋石,吸露保墒的功效越好。白天与正午,丑陋的砂石被太阳晒的滚烫,热情似火,给麦子以生命的炽热;夜晚与清晨,砂石清凉如水,又把地下少的可怜的露水拔上来,给红秃头贮存着甘露般的营养。

    但铺砂,是一件苦死人的活。砂铺进地里,亦不是一劳永逸的事。爷爷辈铺砂,儿子辈享福,到了孙子辈,粗砂没劲了,砂地就开始退化了,又得退砂,重铺新砂,重换地气。所以古浪有谚:这活儿“苦死爷爷,富死儿子,累死孙子。”

    山里人与红秃头,就这样祖祖辈辈纠缠在了一起。

    艰苦的环境,造就了红秃头小麦的坚韧品质和顽强生命力。几百年里,红秃头小麦的品质始终没有变异,这是一个奇迹。它一直恒守着自己发达的根系,高高的个子,小小的穗头,炼就了极其耐旱抗热的品格。但砂地麦子,种的极稀,产量自然极低。一斗麦子(45斤),撒三亩地。年景好的时候,一亩收个一两百斤,就算丰收了。年景不好的时候,一亩只能收个三五十斤,就算烧了高香。遇到极恶的年景,颗粒无收,甚至连牛马的一把草都收不回,也是常态。好在旱塬上人烟稀少,旱塬地多,成上一年,亦能吃三年哩。

        红秃头养人啊。用红秃头擀的“长寿面”,好吃,清香,劲道,精滑,吸溜进嘴里,嚼有嚼头,咽有咽头。女人吃了,奶水好,肤色嫩,能养娃儿。汉子吃了,长精神,长骨头,还长力气,干活有劲,整天不知饿,不乏困,延年益寿呢。所以在古代,有朝里做官的人家,早将红秃头拉面,作为地道的土特产,馈赠佳品,带进宫庭,成了达官贵人招待贵客的上等面食。普通百姓呢,走亲串门,或到城里做客,拿几把红秃头长面做礼品,或拜年,或祝寿,乡里人、城里人的脸上就都觉得添光添彩了。

    红秃头更能养人的,是它的坚韧品质和顽强生命力。它从不挑肥捡瘦,嫌贫爱富,越是在干旱艰苦、丑陋不堪的砂石环境中,越能顽强生长。乡下人遇到不顺,遇到过不去的坎,就到旱塬上散心,看看艰难生长的红秃头,人生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一切的艰难,就都挺过去了。

     

    红秃头的传说

    相传西汉时期,北方长期被匈奴所侵占,有一年春季河西一带干旱无雨,草场荒芜,粮食绝收,农民们只能卖掉自家的牲畜换粮度荒。一位农夫看到远处的祁连山冰峰绵延,霞光映照,似佛光若影若现,便感叹道:何不采一碗山上的冰雪,在菩萨面前祈求雨水?于是他一路攀爬,走了三天三夜,终于采来了晶莹透亮的一碗冰雪。他立即来到观音庙,在菩萨面前端上了冰雪水,还没有等他开口,忽然轰隆一声巨响,只见远处的祁连冰峰塌陷,清澈的冰雪融水随之流下山来,那位农夫惊喜之余滑落了手中的碗,掉落的冰雪内孵育着两粒金黄色的麦种,于是他悄悄地把种子带下山去,顺手洒在了山上流下的冰雪水中。次年春天,大地上长出了一片片麦丛,沉甸甸的麦穗面向着祁连山,家家仓稟屯满,农民们从此过上了好日子。那位农夫为了感激观音菩萨的恩赐,便留在了庙里当了和尚。后来农民们为了纪念那位农夫,又因为麦穗顶端形状浑圆,无芒无刺,就叫“和尚头”,也称其为“红秃头”。

    微信图片_20170528131900.jpg

    红秃头的生产方式

    红秃头,在甘肃古浪本地有笼统称作“旱麦子”,虽然旱麦子有好多个品种,但是红秃头占据了主要地位,只有一些气温低的山区不能种植红秃头的地方才会种其他品种的旱小麦。

    红秃头种植在旱地,因为千百年来甘肃古浪这个蒸发量接近五倍大于降水量的地方,而且山区没办法引灌黄河水,所以形成了这个独特的品种。

    为了土地保墒,人们从自然中观察到石头底下一般阴凉潮湿,多以就在田地里面铺上一层石子。有些地方没有石子可取,就种植一年,然后歇田一年,歇田的那一年要在春秋根据雨水深犁两次。而这种种植方式正好和秀明自然农法和很多谚语相合。

    因为本地气温和湿度的特点,这个小麦没有任何病虫害。因为压砂或休耕深犁的原因,草几乎很少,随便人工拔一拔,甚至不拔(每家一片几十亩,也拔不过来)。

    以上说明了红秃头品种的传统,不浇水(靠天下雨),不施肥,和不打药的生产方式。

    ps因为这个小麦面粉很劲道,香味浓,现在灌溉渠水地也有人引种,灌溉渠浇水,有浇水就会使用一些化肥)。

     

    秀明自然农法提倡自种自食"秀明自然农法"最早由日本人冈田茂吉提出,又称"无肥料栽培",即不加入任何肥料,包括一般称为有机肥的所有肥料,甚至就连豆粕和人畜粪便也不能使用。大自然中,没有人帮森林的树木或路边的野草施肥,它们还是生生不息地生长。而田间的蔬菜,之所以不施肥就长得好,是因为它们被人过度照顾,失去自己从土地寻找生存下去的养分的能力。只需坚持无肥料,且自家采种几次,作物就能回复这样的能力。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