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讲座记录】韩俊: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若干问题

    信息发布者:yinhua
    2017-04-18 05:58:26    来源:耕耘农堂   转载

    这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2017年4月14日在清华大学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若干问题”的讲座的笔记,未经本人核实,仅供学习参考。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3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调研扶贫攻坚时提出了“精准扶贫”,强调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并指出“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帮扶”。2015 年又指出“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要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本段内容记录缺失,小组自行查找资料添加以使全文结构完整)

    一、我国精准扶贫的概念与标准

    我国扶贫标准制定和调整的三个阶段(略)。

    1、为什么继续使用现行扶贫标准?全面小康可以有较多物质、精神等方面的内涵,但对于普通贫困群众而言,全面小康是脱贫后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符合普通贫困百姓对于全面小康的基本预期。

    2、我国扶贫标准代表的实际生活消费和福利水平超出世界银行的高贫困线。201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迪顿认为,通过社会保障和服务提升,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得以改善,这也是一种形式的减贫。我国现行扶贫标准中并未涵盖所有惠农政策给贫困人口带来的实惠,将这部分实惠考虑在内,我国扶贫标准的实际“含金量”明显高于世行的高贫困线。

    二、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

    1、要把不清楚变成一清二楚。过去有多少贫困人口、每年有多少人脱贫基本可以说清楚,但究竟谁是贫困人口、谁脱了贫,则大多说不清楚。

    今后不能再是笔糊涂账,“要把不清楚变成一清二楚”。

    2、精准瞄准是首要。2014年,全国组织80多万人开展贫困识别,共识别12.8万个贫困村、2948万贫困户、8962万贫困人口。2015年,全国又组织200多万人开展“回头看”,剔除识别不准的贫困人口929万人,新识别补录贫困人口807万人。

    3、单纯的收入标准很难解决精准瞄准问题。一是收入难以算清,二是即使算清了,有的收入高比收入低的还穷,比如家里要供养大学生、有病人等等。精准扶贫在识别扶贫对象方面,除了收入标准外,还应当有新的、看得见的标准。

    4、贫困不是简单算出来的或选出来的,也是能够“看”得出来的。提高精准扶贫的精准度,要把“两不愁、三保障”分解成若干看得见的现象。比如在一个村庄,问谁过得比较好、谁比较穷,村民们是比较清楚的,但具体收入多少却是很难知晓。在建档立卡工作中,实际上要多维度判断,比如有的地方归纳的“一看粮、二看房、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有无读书郎、五看有无生病卧床”等。

    5、国际上多维贫困理念及具体应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不仅仅是满足基本需要的收入不足,而是一种基本能力被剥夺现象。2009年牛津大学贫困与人类发展中心提出多维贫困衡量方法,2010年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用在《人类发展报告》中。

    6、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构成。多维贫困指数包括健康、教育和生活标准3个维度,共10个指标。健康维度的指标包括营养和儿童死亡率,教育维度的指标有受教育年限和儿童入学率。生活标准指标有做饭用燃料、卫生厕所、饮用水、电、室内地面、耐用消费品。

    7、“两不愁”、“三保障”符合国际多维贫困的新理念。我国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党的收入、资产、教育、健康等多维度指标进行评价、评估、因户施策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攻坚,事实上是国际多维贫困理念的具体应用和多维减贫的生动实践。

    8、安格斯·迪顿对贫困测度的贡献。安格斯·迪顿的主要贡献就是提出了关于贫困测度的新方法。他认为,以收入为依据测算贫困人口,在实践中可信度低,其不确定性也是公认的。他认为,使用家庭消费数据来进行贫困测量,相比收入数据,消费数据更有助于准确理解贫困机制。因为消费数据更显性化、具象化、更容易度量。

    9、贫困监测不能只盯着收入变化。迪顿认为,应该综合考虑贫困人口的多维发展能力,比如教育、健康、预期寿命等变量,这些多维度指标和收入增长之间并不一定直接相关,所以也无法用收入变量加以替代。

    10、精准脱贫是必然要求。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评估在收入、消费、教育、健康和住房等多个维度的改善状况和脱贫状况,要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建立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每年脱贫的都是哪些人、分布在哪里,这些要做到一清二楚。

    三、关于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紧密结合问题

    1、致贫原因:共性因素和个性因素并存。总得来看,由于这些年来大规模的区域开发,面上致贫共性因素的影响确实下降了,而致贫个性因素的影响则更为突出了。因此,必须与时俱进完善扶贫方案,促进区域开发与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更紧密地结合。

    2、我国扶贫开发长期是区域瞄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或省确定的贫困县是主要帮扶对象。2011年,国家又确定了14个连片特困地区。由于贫困人口量大面广、分布集中,通过实施区域性开发,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解决了制约脱贫减贫的共性问题,从面上推动了贫困地区发展和减贫。

    3、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在下降。有的研究发现,近几年的一些扶贫政策,更多地是改善了贫困地区一般贫困家庭的收入状况,却对极端贫困家庭影响不大。一些研究发现,扶贫资金往往用不到最穷的人身上,处于收入分配底层的贫困人口越来越难以享受经济增长的好处。

    4、贫困户致贫原因更加复杂多元。有的与缺乏基本技能、转移就业困难有关;有的与家庭成员生病、上学期带来的支出增加有关;有的与自然灾害、市场波动带来的收入减少有关;有的与家庭缺乏劳动力有关;而不少贫困家庭往往多重致贫因素交织叠加、互为因果。

    5、贫困家庭往往多重致贫因素交织叠加。在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认为因病致贫的占42.2%;因缺资金致贫的占35.4%;因缺技术致贫的占22.3%;因缺劳力致贫的占16.8%;因学致贫的占9.0%;因残致贫党的占5.8%;因灾致贫的占5.8%

    6、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针对致贫原因更加个性化复杂化的贫困人口,不能用大水滴管的粗放方式帮扶,要开准“药方”对症下药。要逐村逐户分析致贫原因,真正做到扶贫扶到人身上,脱贫落到人头上,提高脱贫攻坚的针对性、有效性。

    四、关于农村贫困人口能扶必扶、应保尽保问题

    1、该扶的要扶起来,该保的要保起来。2020年,要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部分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异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实现脱贫。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2、能扶必扶: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摆脱贫困,要把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放在优先位置,激发内生动力,把能扶的都扶起来。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就要投资于人,通过发展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

    3、发展特色产业脱贫。产业脱贫是覆盖贫困人口多、脱贫成效最可持续的渠道、应充分发挥市场、企业在配置扶贫资源中的作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种植业自然风险、市场风险都很大,要有效防止生产和市场大起大落。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明确贫困户产权和收益分配的比例,在保证贫困户分红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带领贫困户融入农业产业化经营连来受益,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避免贫困户只是单一享有有限的红利,并形成坐享其成的习惯。

    4、外出打工就业是贫困地区群众增收最快的途径。贫苦地区劳动力还有富余,要切实抓好培训和劳务输出的组织工作,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加强对灵活就业、非正规就业、新就业业态的支持。

    5.【案例(略)】贵州:穷省也要办富教育

    6、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阻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关键是要让农民看得起病,尤其是有大病时要有救助。2015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已达到420元,但新农合筹资水平较低,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较低,难以对贫困人口实现精准扶贫。要在提高新农合报销和大病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大救助补助力度,切实减轻农民的疾病负担。

    7、应保尽保: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现在农村低保人每月人均享受首补差收入125元,全年人均就是1500元,相当于补了目前贫困标准的54%。目前农村低保制度还做不到对所有的贫困人口兜底的保障,主要是一些地区低保标准仍低于扶贫标准。要加大农村低保省级统筹力量,低保标准较低的地方要逐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

    8、完善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湖南:明确把贫困农户危房改造作为农村危房改造的重点,住建部门将75%以上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扶贫部门安排专项资金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特困农户每户最高可获住建部门专项补助4万元,扶贫部门每户再跟进补助1万元,省农村信用社向提出申请的经县级公布的危改对象再提供每户5000元的贷款。

    五、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问题

    1、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概念。贫困地区往往也是生态脆弱、敏感地区,推进扶贫开发,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发展与生态友好相容互促的产业,努力探索扶贫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新路子。

    2、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适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完善森林、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提高补偿标准,让贫困地区农民从生态保护修复中多得实惠。

    3、易地扶贫搬迁,头号脱贫工程。易地扶贫搬迁是意向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必须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要因地制宜选择搬迁安置方式,完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确保搬迁对象有业可就、稳定脱贫,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六、关于脱贫攻坚的资金投入保障问题

    1、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每年将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2014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达到433亿,占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1986——2014年,由2.44%下降到0.67%,同时,从占全国GDP的比重由0.18%下降到0.07%。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需求相比,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仍然不足,最近的两年每年增加200亿元,今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61亿元,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算达到570亿元。

    2、统筹使用扶贫基金,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和中央基建投资将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在国家层面出台行业部门涉农资金加大力度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具体政策,允许贫困县围绕本县突出的贫困问题,把上级各部门下达的专项扶贫资金,与减贫关系密切的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源捆绑起来集中投入,用于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

    3、加大金融扶贫力度。设立扶贫再贷款、发行政策金融债专项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分别设立“扶贫金融事业部”等等。

    4、扶贫小额信贷减贫效果显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万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扶贫资金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的扶贫小额信贷产品。

    5、发挥农村“熟人社会”优势,探索金融扶贫新路子。固原市蔡川村地处六盘山特困地区,是宁夏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邮政银行很好地利用了农村熟人社会信息敞开优势和相互监督机制,8年来,已累计向蔡川村发放贷款18009000余万元,迄今没有出现一笔不良贷款。

    七、关于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问题

    1、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源,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

    2、健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强化以企业合作为载体的扶贫协作;更多发挥县(市)作用,启动实施经济强县(市)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携手奔小康”行动。

    3、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构建大扶贫格局。要用好市场这只手,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脱贫攻坚。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构建良好社会氛围,及时全面公开捐助扶贫信息,提高社会扶贫的公信力和美誉度

    总结:

    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的反贫困事业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任何社会,即使是发达国家,总会存在一定比例的相对贫困人口,对这个规律我们要保持清醒,扶贫济困永远在路上。

    提问交流:

    小组某同学:谢谢何老师。这些年中央扶贫投入每年增幅都很大,政治动员也使得政府各部门社会各行业都投入到扶贫中来了,所以我们现在精准施策有很多策可选,但2020之后还会持续这样的大力度进行吗?想听听韩老师对于当前扶贫可持续性的看法。

    韩俊: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啊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刚我说过,扶贫济困永远在路上,我相信啊,经过我们这些年的努力,扶贫所要面对的形势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在2020年之后,党中央也一定会对新的时期面对的新的扶贫事业,做出新的战略判断和新的决策!

     

    文字整理:李圆圆(一个极其可爱认真的女生)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