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好农夫:要种出果实,更要养出好环境

    信息发布者:yinhua
    2016-12-12 15:57:48    来源:半农学院 农业考察   转载

    走过白石湖吊桥,游客熙来攘往,顺着指示牌来到了野草花果有机农场,农夫马丁独自一人在田里整地。




    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梯田、温室,都是他一手规划、重建完成的,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漫无人烟的荒土,因为现在,它俨然是内湖山区里最美的一幅画。


    ——健康问题 急流涌退——


    马丁本名林清立,年轻时曾在外商公司工作,自己也创办公司,从事皮件设计与出口,驰骋商业界多年。到了最颠峰的中壮年时期,身体却发出了警讯,甚至一度严重到必须住院观察,最后在妻子的建议下选择提前退休,好好休养。




    回想起自己孩提时代跟父母在山上过着农耕生活,虽然辛苦,但多的是一分与土地间的感情,于是回到内湖山区,看着从前那片田地,眼前时光的更迭如跑马灯一般闪过。




    祖父于一九五三年在内湖买下了这块地,开始种植水稻、柑橘等作物,前后经历了三次的荒废期。




    因为家中长辈年纪大了,儿女又有各自的工作,农地的经营始终难以延续,也因此马丁的儿时记忆虽保有与土地的情感,却十分零碎,中壮年后提前退休回到故地休养,眼前却又是荒废的景象,心中感概慨万分,便下定决心要重新整地。




    马丁说:「当初也没想那么多,就只是觉得这是块祖田,与其让它继续荒废,不如好好利用。」就这一个念头,反而走上了人生另外一条道路。




    ——坚持有机 量少而质精——


    「有机」对于务农的人来说,一直是难以维持甚至达到的标准,每年须定期做检验,过程相当繁琐,且 耗时费力,而资金,也一直是小农难以解决的问题。




    「整地时没想那么多,做有机也是如此,这是心态的问题,有输的准备,就敢投入。」就是这个直截了当的哲学,贯彻了马丁一手打造的有机农场。



    马丁就凭着这股冲劲,让整片个农地得以有重生的机会,然而过程也绝非一步登天。为了重新整地,马丁全程采用有机农法,在农场重整的前七、八年就几乎耗尽了所有资金,那阵子是十分难熬的。




    马丁的妻子说:「当初因为他身体问题,所以算是半强迫他休养,后来看到他选择从农,对于农业又有一定的原则及执着,就一路支持他到现在。」因为有心,马丁得到了家人的谅解与支持,才能熬过低潮期,挂起有机的招牌。




    不管是草莓或是叶菜类的种植,野草花果有机农场全由马丁一个人照顾,每天独自整地、洒水,没有固定的培养步骤,一切遵循自然生态所需做照护。




    马丁说:「我没有建立品牌,只有在内湖农会的有机市集与几个农夫一起轮班卖我们的有机作物,量少,但质量有保证。」只是一个理念的遵循,建立起民众对野草花果有机农场的信任。




    ——寓教于农 重视休闲教育——


    一直以来,野草花果有机农场的经营走向就不在利润,所以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反而透过举办亲子农务体验营、小农夫体验等活动,让民众体验农务的辛劳,马丁说:「投入有机种植在意的不是钱,回头来看,丰富的过程是最值得欣慰的,因为我们真的能与万物共生,也能鼓励民众多吃有机作物,这才是投入有机的目的。」




    他的儿女也都有自己的工作,但他不担心,因为自己已经用最好的方式延续了这块土地的生命,重要的不在农场经营的继承,而是秉持与自然共生的理念,让土地永续经营。



    在内湖山区有块农地,由一个叫马丁的农夫管理,他就像是退隐山林的隐士一般过着他要的生活,闲适地种菜、种水果,偶尔拿些作物到农会市集卖,或是带着民众到农场体验农务,这就是最单纯、最自然的,他儿时记忆里的农耕生活。

    来源:生命力新闻 台北都市报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