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给父亲的一封信——是谁给了我们背负

    信息发布者:yinhua
    2016-12-07 00:47:50    来源:尹发华   转载

    父亲:

    跪安。

    转眼一年已经过去,按照一年前我们的约定我应该回学校去好好的上学,拿到毕业证然后去找一份工作,成家立业,养家糊口。一生,如此漫长,却又如此简单。其实如果真的如此简单,那倒是生命的幸福。对于生命我没有资格与您讨论,您对它的感悟要远胜于我,可是我想说的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青年应该如何来“打发”自己的青春。

    继去年休学之后,今年我有提出了退学的想法。虽然您没有反对,但其实我还没有真正了解您的想法,是对不肖子的无奈,还是对儿子的信任,或者是对我现在做的乡村建设工作的理解,不论是怎样的想法让您同意这连续的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确实在一般的家庭是不容易发生的。这件事颇受非议,不论是放到传统的乡村,还是拿到知识分子或者其他非常人地方都会有不同的看法。然而在乡村那种供养一个大学生的目的就是走出山村到城里去住楼房有个好工作的目标是大相径庭的,而且还要受到一些议论,会给在村里生活的带来一些不便。儿子为此也没有其他什么办法,只能承受“不孝”“败家”等冠名。不过请您放心,总有一天这些帽子会随着发展而被扔弃到九霄云外。

    接着我说说做这样决定的想法,不论您是否理解,我有义务让您了解。

    一、农村的教育

    先从供书上学求出路说起吧。我们那个时代,小学一二年级的课本上有一个谈自己理想的话题。有教室、医生、地质学家等等,当谈到这些职业的时候那些形容词是多么的美好,什么“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灵魂的工程师”、“爱国”等等;可是到了我们高考要填报志愿时,我们选择的专业是考虑哪个专业以后找工作容易、工资待遇好、工作稳定等。同是一样的教育,真正选择的时候却忘却了孩提时那美好的“童话”。对于这样的教育,那就算作童话吧,或许连童话都不算的,童话还都有教育意义呢,那就是谎言。假如在课堂上老师问大家将来要做什么,答案肯定五花八门。如果要问为什么做这个,那原因或许只有一两个——可以混饭吃或者可以混的好一点。如此凄凉。讲这个我只想思考一下那么美好的东西我们不敢去选择原因是什么呢?这个答案没有唯一、统一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我的认为是两方面的,一个是怕。怕好多东西。怕真的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怎么办;怕看到一起的人穿的比自己好吃的香,自己的感觉会不好,别人的眼光会不正常。二,或许是一的答案的解构。就是我们怎么对待这些东西。如果自己也这么想,去追求物质上的、面子上的光彩,那么就容易陷入“竞争”的圈套。表面上是人与人的攀比,其实是和自己欲望增长的矛盾,与世间的万物赛跑。这样的竞争什么时候是个头,可能是永无静止的,或者直到世界的资源贫竭,甚至欲望还是没有止境。其实我们来不带一朵花,去带不了半颗草。而贪欲又是从何而来?它来自家庭、村社等的代代相传。想想我们的教育,从小就贯穿这走出大山、拥有什么样的物质就是好生活的思想,真到自己长大能判断的时候却被二十多年的这种意识“绑架了”,没有了判断的能力。当然我不是说我们家庭的教育,而是整个农村、整个教育都是这样。

    所以我们的供书求学的起点已经错误了,古人求学是为了续绝学,做圣贤。如果在孩子上学时就说好好念书,将来回来建设自己的家园。农村的求学者将来都带着知识、智慧回到农村,那么农村的样子不会是这样的,至少也会像城市一样,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这里有一个悖论,就是如果真的这样想,农村还有多少家庭愿意将孩子送到学校,他们或许会想,花那么多成本、上十几年学,转一个圈还是回来农村,还不如从小就学习给驴打个笼头,学习扶个犁头之类的有实际作用。其实不然,这样想是因为将农村生活就是看作种田的日子。农村还有好多事要做,农村一样需要科学,需要文化。这样让学成回家的想法不是每一个家庭都会接受的,你告诉他的时候人家没有脱下鞋底往脸上扔算是还有点修养的的家庭了。这样的行动只有先觉醒的人来做,您就是那个先觉父亲。

    二、农村的问题

    农村的问题的原因归结于它的“弱”,“落后就要挨打”,“马善就要被骑,人善就要被欺”。我们农村自古以来就是弱势的。任何势力都要欺负,有问题都要转嫁。农村总是承担着“背黑锅”、“替罪羊”的角色。在封建时代,如果遇到明君,生活还可以滋润一点,可是遇到昏君,那就是水深火热,还有战争的残害。到了20世纪,没有了封建王朝,我们的变化更加快速。这些变化真不知道身在其中的人民是怎样的感受,以您的50年阅历回想,哪个年代算是真正的幸福呢?或许不论是50岁的您,还是百岁的老人大都会说现在好。因为20世纪的百年这个群体吃饭都是问题,生存是首要待解决问题,所以有吃的就是幸福。所以现在能吃饱,而且还有各种蔬菜鱼肉等那就是幸福。当我们把这个当作唯一的幸福时,问题也就出现了。就我们村子而言,从过年就可以看出来我们的“追求”。这几年过年除了有时间与亲朋联络一下感情之外唯一的活动就是吃吃喝喝,实属莫大的悲哀。那么多的优秀的传统习俗被遗忘的干干净净。如果仅仅是这样,那我们作为人和一般动物的区别又是什么呢?小狗崽在美食与皮鞭下照样可以做算术,可以钻火圈,可以走钢丝。这个和我们在财物的诱惑下去“发奋图强”其实是同理的。

    那么,农村弱的问题在于人,在于人如何对待农村。改变,首先就要村我们自己农村人,对农村有感情的人开始。农村人强则农村强。

    到了我们这一代,从出生至今的二十多年几乎是没有受过什么苦,挨饿那是更没有的事情。所以对幸福的追求不能够在停留在温饱阶层。当然在中国讲究“民以食为天”,吃还是作为衡量幸福的一个标准,但不会是唯一的、第一的,只能是表面的标尺。经过颠沛的时代的上一代以吃饱为准,改革开放后人民就想受了那么多苦应该吃好了,21世纪就是怎么吃的健康。所以80年代要求什么都提高产量,怕我们用不够,包括不够吃。90年代好多生产其实都过剩了,就要吃好。所以大鱼大肉、海参燕窝整出了好多奢侈的饮食消费。现在发现那些东西其实不健康,至少会使胆固醇增高,然后就伴随而来很多病,那么多人去看病,医药费就上涨。应用而生的就是生态农业的必然性。可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头生态农业也刚刚抬头,不能在城乡普遍。这个就需要有专业知识的、知道这30年发展起来的化工农业的危害的有良知的人来奔走相告。农民被欺负惯了,也就很难在没有科学知识支持下去随便相信谁,要么不信,要么观望,若要他们跟着,先还得谈这种改变法跟自己的收入有何差别,若不能带来很明显的眼前的利益增长也是不大情愿的,然而真正相信那些生态农业对自己、对食者、对环境、对子孙后代都有益的人就像变异后出现三只角的羊一样少的让人不容易见到。然而他们还是背井离乡到外面去打工赚钱,应该这个实在呀,过年回家时就可以带着现金。

    为什么现金这么重要,不是说“一分钱逼死好汉”么。我们乡村也变得没有了“远亲不如近邻”的融洽感情,都成了“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独自个体。要想有个合作都是以钱来做纽带联系,有钱就可以给这个情,没钱就没情。真是“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这样的人文环境下,谁会不去拼命的和钱较劲呢?这一段出现了很多“钱”字,我也不想再提这个“冷血杀手”了,它的重要您比我遇到的事要多。

    有家不能回,确实不是一件好事情。要么留下妻儿老小,要么拖家带口四处飘泊,对安土重迁、喜欢有根的国人真是个辛酸的事情。可是留在家里有没有发展,娃娃上学、患个病、婚丧嫁娶什么的都是硬性的支出,没有商量的余地;还有更难过的就是,要是有个年轻小伙子,要么进城,要么就得很阔气的一院房子外加好多彩礼,才能讨到老婆。这些问题就像高高扬起的马鞭,只要有人在这些问题上缓慢,那条罪恶的鞭子将会沉沉的落在身上,留下至死也可能不会完全愈合的伤口。

    个人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哪有心思想建设新农村,哪有心思考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先活着再说。这是我们心理。

    三、我们要努力

    问题其实不一定全是要从小到大的解决。家庭责任联产承包制当时不就是要解决吃饭难的问题么,就是从小的入手,可是引出了很多的大的题。贫富差距的拉大,奢侈消费肆意疯狂增长,传统文化的丢失等等。所以我们还是需要站在高处,立足全局的认识来考虑和行动。

    在三农问题提出的这十几年,也有不少人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一个伟大的成果。所谓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村里5户以上的农民成立一个合作社,做一些单家独户不容易做的事情。其实这个都不用成立法的,过去的乡村就是这样(不是50年代的合作社以及公社),远的我们盖房之类的,近的打场(麦子脱粒)几家合起来买个电风扇这样的。是因为我们乡村的这种团结文化被打破了,才需要一个“法”来重新构建。然而就像一切事物一样,拆卸、毁坏很简单,可是要重新组装、复原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做修复工作,任重道远。

    合作社就是从个人家庭的生活,村社的建设来同时入手,两手抓的,以及以后发展综合农协、农会之类的都是从全局入手而不抛弃家庭原子的做法。那么具体是怎么做呢?初步的我们是统购统销,从价格上找优惠,因为人多量大。之后呢可以做一点粗加工,然后在做一点其他的服务。总之,一产种植的利润是很小的,就要往二产工业三产服务业慢慢增加。唉,算了,一说这些到头来还是缺人的问题。要是我们村里出去的这些年轻人不论是上学的没上学的都回来搞那就没什么问题。

    就算回来搞也有困难。好多事情启动也要资金的呀。现在还有另一种农民组织,就是农村资金互助社。解决农民用钱的问题,来带动农村发展繁荣。正规的银行是存钱容易贷款难。就算是农村信用社在村里的那个信贷员也牛哄哄的。我们贷款有求于人么,没办法,就得低人一等。还记得小时候我生病严重,在那危急时刻可没有带到款,而是借的个人高利贷。可想而知,那些高城门的银行是为一些特殊的人服务的,跟平头老百姓关系不大,除了吸收存款转移到城市里这样的吸血行为。那么基金互助就是作为我们老百姓办事的组织。一个村子里总会有些有钱的人,大家合作起来,有钱的把钱存到基金互助社里,没钱的去贷款。这些钱呢可以用于生活,比如看个病、上个学、婚丧嫁娶等,还有突然有个什么应急事;也可以生产,买种子浇水是基本的,还有做个生意,买些能带来收入的工具比如汽车之类的等等。这样,有钱的人同样能获得利息,没钱的付了利息就可以很轻松的获得使用资金。到高级阶段,利润就可以做集体的基础设施建设。您看张家爸,就是一个模范,余钱有点,听说咱家就什么事就过来问问需不需要钱,要用的话就去拿来先应急。家庭邻里之间这种感情如果人人能做到,哪还需要一些农村精英们想尽办法去创造一个“资金互助社”出来。这二十年也没有见到他整年的外出打工,为了塞嘴之食拼命奔波,可是日子过的在咱村里也是上等的。人家家庭上来说,一家人父慈子孝妻贤惠,其乐融融,家和万事兴。难道不是令人羡慕的吗。

    再上一层,大家有合作意识,办个自己村里乡里的什么厂子就可以发展集体了。这些说起来是很简单的,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然后就有人怕了,退了。既然知道了这个理,那我们不能去做,鼓励别人去做也是好的。如小沈阳说“看见墙要倒了,不去推就算做了好事”。

    反过来说,我们怕什么?我一直想不通。就拿我不要毕业证来说,又有什么大不了,没什么可怕的呀!难道是怕失去这些年得到的一点一有“基础”?或者是怕以后可以得到的少。不愿意合作,单个人一分钟能跑400米;而我们大家合作起来就连在一起了,就可能还跑不了300米。其实急什么,跑那么还得等等落在后面的灵魂。没有灵魂那不就是一个可以漂浮的尸体么。所以我不怕,就像现在那群为了真正的理想奋斗的人一样,别人看是在忍受,其实我们知道自己实际在享受。

    这一节不是反对,更不是反叛,只是我们明白自己要什么,大家要什么。而我的大学专业和我想要做的事关联性很小,在校园外更能学到、得到我想要的。其他的一些行业比如计算机、医药、数学等等,还是老老实实呆在校园里做好基础功再出来比较好。而要注意万不可抱着四年混一张纸弄个混饭吃的敲门砖,那样想法的人无论在哪里都一样失败。也不是每个家庭的幸福都是一家人必须要整年在一起,新时代新科技,地球都成了一个村了,我们要的幸福是心在一起暖烘烘。

    四、何以立

    “言必行,行必果”,这是一种态度,其实也是一个人的德信。北京成立一个“农信之家咨询有限公司”,它是主要辅导全国各地做农村资金互助社。这个公司社训就是“以德为本,以信为大”。虽然做农村金融要为农村繁荣贡献的目标已经很伟大,但是我觉得这句口号才是这个公司这个世纪这个世界最伟大的东西,不论做什么,小事大事都不可少的。现在我们缺的就是德和信,还是严重缺少,就连温总理也呼吁“我们的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脉”。没有德和信是新世纪最危险的事情。人没德或者如同死了,一个组织没有德就是魔鬼的窑洞,一个国家没德何以立。再看看我们的周围,为了一点点利益,手段是无所不用其极。08年奶粉里面掺杂过多三聚氰胺,让多少的幼婴儿失去了生命,让多少的家庭失去了活着的勇气。2006年,苏丹红;2008年,三聚氰胺;2009年,瘦肉精;2010年,地沟油;2011年,染色馒头;2011年,牛肉膏;2011年,毒豆芽;2011年,塑化剂;2012年,皮鞋胶囊;2012年,人造猪耳;2012年,农残茶;2012年,甲醛白菜;2012年,大便臭豆腐,2012年毒韭菜……。如此多的丧失人性的做法几乎波及每一位国人,只是多多少少而已,想找一个世外桃源躲避都不可能了。而且出现问题的大都是家喻户晓的知名公司。

    那些榜上有名的“好产品”都有很大问题,其他一些小产品当然在没有被发现问题之前就不能说一定是健康的、好的。所以家里卖的那些小零食以后还是少卖,最好不要买了。赚不赚钱是一回事,伤的却是那些无知的孩子,而且还是我们自家孩子吃的多一点。您看奶奶常说小时候她哥哥卖糖,各种糖吃了不少,到老了就牙疼,早早的掉了、拔了不少,最终就安了假牙。爷爷小时候穷,连糖的影子也没有见,直到去世是两排牙还整齐的列着队。以前您不也说你们那个时代什么也没有你们什么也没吃照样过来了,而且身体都很好。

    要说到赚钱,今人真是想出了不少的法方。可是知道了一些知识以后就会发现好多却是骗人的。还记得之前我给您打电话说让您留出一两亩的玉米不要上化肥打农药,仅仅就用点自家的土粪就可以。当时也没有给您细说原因。现在土壤已经被这些化学物伤害的没有自己的恢复能力了。就像一个人几十年一直在吃一种药,最后会发现饭不吃可以,药不吃却不行了。因为饭是正常的,药是不正常的。吃药要适时适量。当然不吃药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这些年长久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活力衰退,自然生态改变,还有环境质量的下降的忧患。当有一天,出现干旱等,我们的土地就没有抵抗力了。是谁强加给土地产量的标准?一亩地它本身产多少那才是正常的?如果出现粮食短缺、温饱问题,我猜想土地是无辜的,它没错。就像一个人只能背负100斤重物,或者一分钟只能跑400米。可是现在要这个人背负150斤甚至200斤的重物,或者让他一分钟跑500米以上,这怎么可以呢。是不是会说这是在为难人。或者这个人为了这个目的被迫或者自愿的服用兴奋剂之类的药物就达到目的。从身体上来讲长此以往将是对身体的残害,从情理上讲这事不道德的事。同理,土地和我们身体一样,它有自己的循环、排泄系统维持自己的正常。现在施加农药化肥就是迫害他。30年,土地还可以承受,但是已经表现出一些不舒服了,比如板结、不耐暑旱,没有肥料就立马不长东西。已经有意识的我们赶快救救土地,救救后人,不要为了自己眼前的一顿饭而不情愿。

    还有在这种种植下长出的东西不仅味道不怎么样,还是不健康的。化学元素被作物吸收后,就像人吃了药,要传到身体的各个脉络细胞,它的果实里当然也含有这些东西。我们吃了这些东西就是吃了那些化学元素。话说“病从口入”,现在那多么的新病就是人们吃的东西错误才产生的。还有一些变化或许用“病”来形容还不准确,比如有些地方两三岁的女孩已经开始性发育。多么可怕的事情。这将来要变异成什么样。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界性发育越早生物的寿命越短。什么猪羊狗、鼠虫蚊等等。如果说从猴子到人是进化,那么现在出现的性早熟可能会导致的变异真不知道会是进化还是蜕化?或者毁灭?当我们不知道时随大流无可厚非,现在明白的这个危害,越想越是罪过。

    存善心,做善事,不论何时何地都会踏踏实实。河北衡水有位坚持有机农业的老师,他叫安金磊,十年如一日的守望,终于成了关注有机人的偶像,模范。他的产品在市场上颇受欢迎,他的名字成了“诚信品牌”的代名词。他认为“三口之家,三亩地就可以过上自足的生活,但如果像城里人那样买轿车、楼房,无休止地追求奢华消费,三百亩地也不够。”这是一种境界。明白的人为此深深躬腰,无知者却笑愚痴。他的成功不仅是恪守有机,而是在自然中悟道。“盗亦有道”,更何况自然农业呢。有人拿他与竹林七贤,与陶渊明相比,也有人认为还要更甚一筹,因为他没有躲到无人的深山里,他的道已与外界无关,却又融入外界息息相关。

    所以关于家里一两亩地不要上化肥农药的想法还请爹爹多多考虑。就算是我们不确定是不是害人害己,拿那块地出来做个实验。一来没有那块地我们也不能沦到乞讨,有了那块地也不能金银满仓;二来,自己有那块地,亲自试一试不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么,获得一份真知。按照乡村的惯例,就会有人问“真知”能当饭吃么。“能当饭吃么”是乡村反驳的很有杀伤力的一击。不过它已经过时了。在现在基本可以吃饱的时代,吃饭已经不再是首要考虑的了。而国家主要矛盾变为“人民日益膨胀的欲望与日渐沦丧的道德”的这时,真知实在少得可怜,所以就很重要了。也所谓是“朝闻道,夕死足矣”。

    五、去伪存真

    说到“道德经”,就要为中国传统文化默哀。不论是两千多年的还是数百年前的,好的文化,教人做人的文化被挤压到无人问津的角落,也许只有些个学校安排这样的专业才会有点学习的人吧。有人不愿意学习国学文化,却说“孔孟”不适合在这个快节奏的世道生活。我们反问一下,是我们不适合在孔孟文明时代生活,还是我们已将这个世道改头换面。

    最大的刽子手就是现代通讯。在我们家里就要数那个电视机,电视机里最数连续剧最可恶。浪费人的时间不消说,还叫人学坏。什么“秘史”,什么“爱恨”,什么“故事”,演的就是为了个人,父子不和,夫妻分道,兄弟官司,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之类枉为人之事,没有内涵只。这些东西没有生活真实内容,没有艺术欣赏,没有价值标准,连屎都不如。有一次去吃饭,播放的是关于武则天的一个电视剧,就几分钟差点恶心的我呕吐吃不下去饭。迫于不要浪费粮食才强忍吃下。整天价与这些打交道会近墨者黑的。尤其不要让孩子们再看这样的节目。会改变他们的思想,影响他们的性情,局限他们视野。当然还有点可以看的节目,要不电视机就要像竹简成为历史了。比如说一些个自然科学,动物世界还是蛮有意思的。电视剧也不是没有好的,只是要我们成年人去伪存真然后才能允许孩子们看,并在看的过程中做正确的引导。比如说《士兵突击》,就要学许三多锲而不舍精神,还有其他一些人的优点。我觉得金庸的书和电视还不错,里面有很多文化的东西。《周易》、仁义礼智、佛学等等。我也像好多年轻人一样喜欢令狐冲,但是要说到最钦佩的还是郭靖。郭靖“座右铭”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句话里面的文化其实就是中国最深最重文化——忠孝。能真懂得“忠孝”,做到“忠孝”,大师也。但是坏的要比好的多多了,防不胜防。

    也许这样的言论拿到村里会被鞭挞的体无完肤,大家不愿意改变,不愿意活得“那么累”,就会说农村就是什么样。城市农村的分界线是谁划的?没有人。使我们封闭了我们。一个个孩子刚来世上是一样的。使我们的言传身教给他们烙上了“农村”的标签。只要我们想,就可以过得很好。说累,那是没有真正去做,做习惯了同样会很轻松,却更有意思。

    吉林梨树县有一位大叔,今年60岁了。10年前正如您现在的年龄接触了合作社思想之后,内心的善,超脱狭义的善被激发,十年如一日的做起了合作社。这十年,刚开因为村里养猪的人多就做猪饲料的统购。购销资本先是有自己掏腰包,后来有点规模信用社就愿意给贷款。他们创造出了“股权信贷”。后来还在村里办幼儿园,合作社薄弱的一点积累里计划的开出一部分做幼儿园经费。现在合作社还坚持着消费积累——就是通过合作社大批量购买生活资料,就可以低价购进,出去一些进货成本,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社员。这个价格又高于成本价,高出这部分就作为积累存在合作社。虽然他的有些想法没有实现,也因为不曾和商业打交道,有些环节节约的不是很多。可是他一直为了农村教育、医疗、养老问题不停探索着。不论成绩如何,他将是我们乡村建设中形象鲜明的以为开拓者——做人掺不得半点虚假。

    是我们真的不能放下好多东西还是我们没有看开。给一张白纸,让我们写写什么东西是自己目前必须要的五样,什么又是将来必须要得五样。不过现在主流社会要的有“五子登科”,即是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孩子。可是这些都是没有情感的东西。他们的综合貌似是家庭,可是又远不够家庭的内涵。有了钱,可以买楼,但不可以买到一个家;有了钱,可以买钟表,但买不到时间;有了钱,可以买到一张床,但买不到充足的睡眠;有了钱,可以买到书,但不可以买到只是;有了钱,可以买到医疗服务,但不可以买到健康;有了钱,可以买到地位,但不可以买到尊重;……。有钱了,可以买“五子”,但不可以买到家庭。

    我们想要什么却不识的真面目,常常南辕北辙,以为有了表象的同时就会有本质,甚至分不清表象和本质。有时候也隐约会有意识,就是碍于“皇帝的新装”这样的面子不愿意承认。您看化妆品、装饰品充满了广告节目,占据了商场首要门户。买这些东西的人要的是美观、健康?高贵、地位?可是这些东西真的能带来想要的么?化妆品掩饰了本来面目,有病不能通过气色看出了,就得到医院接受各种机械仪器的摆布;地位、高贵本来就是虚有的东西,却要用实物来增加,这不是本末倒置么。所以我们见的越多越不知道什么是真实的了,我们需要去伪存真。

    六、短暂感悟

    这是一段结束语。说人生感悟等还不够资格,就用短暂吧。从上学开始,小学、初中高中,都没有完整的上过。小学差不多是3年多没在学校,没有毕业证;初中也有半个学期没上,还是混了个毕业证;高中算是比较完整的,还上了差不多4年,但是却有两次出走,因为转学没有学籍,结果是在高考中填写的是肄业,也没有毕业证。现在要退学了,关爱我的人都为我担心,没有大学毕业证就什么也不是。是的,什么也不是,他们还不知道我没有高中毕业证呢!30年以前有大学毕业证的有多少,照样不是过来了么,还有不少“文盲”伟人;30年后有大学毕业证的会遍布各个角落,大家都有了就和大家都没有一样一样的了,有没有无所谓了;现在同龄中没有文化的不也在活着么,就是我们要怎么活?或许纵看这个上学了,也许是命运。让我在系统内外徘徊。

    不仅是我们自己怎么活,还有让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怎么活?加上这个“爱”,世界立马沉重不少,无形之中有了很多责任。其实当我们都这么想的时候就给自己故意加上了枷锁,加上了负担。就好像我们很多人,尤其是全是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在抬着一根很大很沉的木头,有爱的人来来往往,总是以为抬着这根木头就为爱的人担责。如果有一个人松手了或者想改方向了都会被认为叛逆了,不为大家想了。我们不知道自己抬的木头往哪里去,要做什么。不容我们反思。我们要反思,让爱更轻松。

    在大学以前,包括刚进大学那会,我一直以为好好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学校的课程,以后会有一个好的工作,有优厚的待遇,那时候能买得了想买的东西,生活很有情调。可是参加了学校的支农社团后我改变了想法,否定了之前。以前那是连“小我”都算不上的自我。不登凌绝顶,难览众山小,思想的高度决定了事业的宽度。以前那是一个叫人吃饭不种田、穿衣不纺棉的变形病态。如果那样的追求将会活的不如人家的宠物狗宠物猫。那些狗狗猫猫……拥有的东西多的奢侈的很难说呀(心痛,世道不公)。它们应有尽有,受着超人待遇;可是还有很多人在睡城市的水沟里大桥下,还有很多人挤在危房里读书,还有很多人有家不能回……他们过着非人生活。一些资产阶级会说每年他们会给灾区、贫困区捐款。先谢谢这些人,至少比没有捐的人善良很多。佛家里说有钱人天天进香油钱,经常修佛缮寺,却不一定能成道成佛。可是一个很穷的人,连饭都吃不饱只捐了仅有的一点钱供香油就成佛了。这是佛理,也是普遍道理。做一些善事如果付出的是不痛不痒,别人是很感动,于自己却没有功德。我们要为自己积功德。

    啰啰嗦嗦一大堆,其实就是两个目的。一个是参加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农村(可持续)人才计划第七期(第二期)一年了,要结业了,作为结业作品汇报;第二就是想您也汇报一下这一年主要的思想(生活只要活着都差不多)。满纸纯属荒唐言,爹爹有不赞成的地方就当做文字游戏;或者觉得还有很大的书生气,我还恳请保护一下下,因为书生气往往是美好的,假如人人都书生气了,这个世界角角落落定会和和谐谐。

    其实我也明白,时代是无法叛逆的,社会的大潮流是不随着个别人改变的。每一次的改朝换代,每一次的战争,也许是因为某部分人,其实是历史注定的。历史的积淀造就了那些正面或者反面的大人物。他们不是偶然,每一个人都不是偶然。命运早就在历史、家庭、环境中在身体还没有出生就以有雏形,有了定论。所以我这样做,放眼茫茫世间,连个弄潮儿都算不了,可是对于自己来说,那是真实的,那就是我,没有伪装。

    在写这份信的这几天,还有接触的一些传统文化中我想到了很多您的事,凭您的一些作为我觉得您可以理解我。跪恩。

     

     

                                               此致

     

    敬礼

     

                                            愚子:华

                                          20126月份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